【学子风采】入学前,他们在做这些事情……

发布者:林昇发布时间:2023-09-05浏览次数:10

研究生新生暑期学习成果展示

在入学之前,best365官网登录2023级的硕士研究生新生们接到了一个特殊任务:从被beat365在线登录入口录取至开学的这段时间里,学院鼓励员工积极与意向导师联系,交流学习目标、认领暑期学习任务、汇报学习计划。此举旨在帮助新生尽快适应研究生生活、提高假期利用率、找到感兴趣的研究方向,进而在入学后迅速投入学习状态。快来一起看看他们的暑期学习成果吧~

黄诗艺 

2023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

在学院发布硕士生前置培养通知后,我联系到了冯旺舟老师,冯老师对于我在前置培养期间所要进行的理论学习提出了宝贵意见,他强调在暑假期间要注重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比如共产党宣言、反杜林论等,而且要配合相关的论文或者导读进行研读。因此,我在前置培养期间,我的理论学习也紧紧围绕众多经典文献进行开展,同时也关注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家对于这些文献的相关解读,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渐渐认识到如何学好一篇文献。其一,围绕文献写作状况去理解,包括时代背景、理论方面和出版情况等;其二,把握文献基本内容,这个必须忠实于原文原意以及其行文结构;其三,拓展了解国内外对于文献的研究情况;其四,关注国内学界关于文献内容存在争议的一些问题。  

魏无忧 

2023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 

 1、 假期读书list:

《红星照耀中国》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共产党宣言》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毛选》《毛泽东传》(未完)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实践论》

《矛盾论》

《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报告》

《井冈山的斗争》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BACK TO SCHOOL

  SUMMER  

BACK TO SCHOOL

  SUMMER  

2、读书笔记一则: 

读《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有感 

读完此篇文章,我认为它不仅展现了毛泽东同志出色的洞察力和分析表达能力,而且十分能够代表毛泽东同志“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风。

其中给我最深刻印象的一句话是“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不能矫枉。”在那样特殊的时代中,革命者被洪流裹挟,革命绝不能是温吞的,而要有大刀阔斧和改天换地的意志和勇气。“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文章语言也十分活泼风趣,如小劣绅与农民协会中农民口语化的对话,又如这段:“长沙近郊菜园农民进城买菜,老被警察欺负,现在,农民可找到武器了,这武器就是三民主义,当警察打骂卖菜农民时,农民便立即抬出三民主义以相抵制,警察没有话说。”这时党在有农会的地方普遍进行了政治宣传,农民或许还不知道三民主义的具体含义,却也知道它是一个“好”的东西。之后再利用各种机会充实内容,向人民大众宣传,这样一步步由浅至深,也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又从实践到认识永无止境接近真理的过程。

最后,有一点令我十分动容,即文章中农民在农民协会领导之下所做的十四件大事中的第七件事:推翻族权神权以至夫权。提到男子控制女子的基本条件便是经济,而如今农村经济益发破产,妇女便开始着手组织乡村女界联合会,摧毁烈女祠等封建设施,妇女抬头的机会已到。这另我想起《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中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女性群体因私有财产的产生而遭受到了社会权力和社会地位的双重丧失,而女性的压迫会随着社会的发展,私有制的灭亡而获得最终解放。

总而言之,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拨开迷雾看清方向,这是一篇十分深刻且具有前瞻性的调查报告。 

徐紫凌

2023级中国近现代史专业 

一直以来,我都对社会史比较感兴趣,于是在暑假期间研读了杜赞奇先生的《文化、权力与国家》,这本书曾先后荣获1989年度的美国历史学会费正清奖以及1990年度的亚洲研究学会列文森奖,是社会史的经典代表作,也是社会史学习者的必读之作。

杜赞奇先生以《中国惯性调查报告》为主体研究资料,辅以当时的政府报告、地方志等资料,以20世纪初华北农村的政治经济变迁为切入点,考察国家权力扩张对华北乡村社会权力结构的影响,探讨“中国国家政权与乡村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提出了“权力的文化网络”和“国家政权内卷化”两个重要概念。

《文化、权力与国家》的成就之一便在于提出了有别于施坚雅的农村市场体系研究、弗里德曼的乡村宗族研究、黄宗智的农村经济研究范式的研究模型——“权力的文化网络”。这一研究模式将“帝国政权、绅士文化与乡村社会纳入了一个共同框架,并将权力、统治等抽象概念与中国社会特有的文化体系联结起来”,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自下而上的理解国家与地方社会关系的视角。

王顺

2023级中国近现代史专业

经历了漫长的一年,终于完成了自己的阶段性目标,但是学海无涯,在经历了简单的休整之后,我又踏上了准研究生的新征程。今年五月,对于即将面临的新的挑战,在张少鹏老师的指导下,我开启了自己的假期学习之路,主要的收获是读完了导师推荐的书目—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十本卷)及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

《中国近代通史》,此书内容丰富,较为清晰的呈现出从晚清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脉络,虽然全书有500多万字,但读此书时觉得并不枯燥,相反阅读起来非常引人入胜,每一章都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和重要的方面,涉及人物众多。此书对于我未来学习起到了良好的奠基作用,加深了我对中国近现代史的了解。

《中国近代思想史》这本书,李泽厚先生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角度,对中国近代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时期的思想界著名人物如康有为、谭嗣同、严复、章太炎、孙中山、鲁迅等展开系统论述和细致分析。李泽厚先生能在40多年前就能用客观科学的方法分析近代思想大事,对中国经济政治进行改良的思想家和政治家进行了重新的评估,我认为此书具有很强的超前性,称得上是一部具有现代化史观的思想史著作。

 

刘如意

2023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 

我从6月开始读《毛泽东传》,了解到伟人一路上的成长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原本抽象的人物形象更加具象了一些。令我感受最深切的是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大概是因为我自己正处在青年阶段,他身上敢争敢斗的魄力以及在受阻时的韧劲真真叫人佩服。“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青年人对于社会现象总是多有思考,但青年毛泽东不仅观察思考,而且时刻以奋斗姿态出现。后来在意向导师推荐下读了《毛泽东文选(第一卷)》,文章生动易懂,在种种事实的分析之中得出的结论极具说服力。整个第一卷中我印象很深的是《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我对于毛泽东军事思想了解不多,通过文章体会到了一位优秀军事家的全局作战意识和对革命发展的远见。尤其利用齐鲁之战作对照,引用熟知的“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分析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以退为进的策略,让我能够比较快的理解并且信服支持,印象很深刻。在读书过程中也发现自己的不足:往往看到某篇文章的写作年份,只能反应到大致是发生在哪个的革命时期,而文章之前究竟发生了什么又是回应什么问题反应不过来、要去查,一查就感到自己对党史把握不够,也理解老师推荐读党史的用意,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

 雷思若

2023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 

在暑假期间,我阅读了张学鹏老师推荐的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这也算是我在哲学专业方面的入门之作。冯友兰先生以宏观的视野对中国哲学进行了深入浅出、融会贯通的讲解,让我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了一定的了解。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第十六章《世界政治和世界哲学》中的“当代世界史与春秋战国中国史相似”与“关于中国人的民族观念”这两个观点。

一、先生提到“从中国的观点看,在国际政治的范围内,当代的世界史以及近百年的世界史就像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史。”这一观点让我这个哲学小白,听来耳目一新。在秦朝统一以前,各国征战不断,礼的效用不断衰微,这种情况与当代国际局势不断恶化,国际法越来越无效,是十分相似的。

二、先生提到“关于中国人的民族观念”这一点,他说强调元朝、清朝是外来统治是根据现代的民族主义所提出的。自先秦以来,中国人区分“华夏”、“夷狄”是从文化上去强调的,而不是从种族上。元清时期,蒙满在政治上统治了中国,但是“中国”在文化上征服了他们。中国人最关心的问题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一。

希望在之后的学习中能够沉得下心来,多读书,多动笔,多思考。

颜娜 

2023级中国近现代史专业

     暑假空闲之余,我读了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自1928年在清华教书时起,蒋先生已经规划用十年时间写一部中国近代史,并为此作了大量准备工作。

全书分为总论和四个部分。在总论中,作者开明宗义,指出中华民族到十九世纪到了一个特殊时期,简单说,就是内忧外患的时期。在这样的时期,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实现现代化吗?作者的答案是可以,我们是完全有机会也有能力去实现的。在后面的四个部分中,作者仔细研究了近代史上每一个时期的不同的救国救民方案,并通过对不同救国方案的探讨,为我们构建出一个完整的历史框架和体系。

蒋先生在做历史研究时,在对比参证中外多方史料并且结合自身体验的基础上,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为我们梳理出一条清晰的线索,用他的博学为我们研究近代史提供了一条崭新的研究视角。通过阅读本书,改变了我对很多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固有的刻板印象,加深了我对很多历史事件的理解,也让我更加感叹历史研究之任重道远。

 


友情链接

  • 掌上官微
  •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 bat365正版唯一官网思政客
  • best365官网登录官方微信